文化是品牌的灵魂,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品牌是灵与肉的结合。学校“品牌”要想得到公众的认可,就必须有“文化品位”和“文化品质”的强有力支撑。珠海容闳学校“让教育充满生命温度”的学校价值定位以生命温暖生命,凸显“以人为本”的大教育关怀,在“高端办学、高效运营、高端发展”的“三高”办学定位下,以“三品”为核心科学推进课程体系建设、教研体系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坚持办学生的学校、教师的学校、家长的学校,取得了卓越的办学实绩。珠海这座城市的教育高地正日益彰显着城市品牌价值,向全国乃至世界递出了一张足金量的南粤民办教育名片。
作为幸福宜居城市的助推器和高端人才来珠的新引擎,珠海容闳学校可谓实至名归。三探容闳,其领跑“中国好课堂”的生态探索,其对“根文化”及纯粹艺术的执着追求,其对爱的诠释和对生命的关怀,让我们见证了何为课堂之美,何为传承之美,何为生命之美,何为教育之美!
课堂之美——
对个性发展的生态探索
从“知识课堂”到“能力课堂”再到“创新课堂”、“生命课堂”,课堂在转型,以人为本、以问题为中心的理念将愈发深刻地影响、改变课堂的生态。珠海容闳学校管理者站在教育战略的制高点上对未来课堂进行了顶层设计,正带领着全校师生从好课堂“入门版”向“升级版”转变,全力打造“信息化平台上的学科生命课堂建设”,借助珠海地域优势,发展海洋文化及航天航空文化,围绕创客空间设立3d科学教室,以必修课的形式实现全员科普;设立3d科学实验室,以选修课的形式支撑和培养有兴趣学生的创新;设立3d科学研究室,以研修课的形式研发专利。这不是停留于对传统教育模式的缝缝补补,而是在信息凯发精英体育官网的技术支持下促进教育流程的再造,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学校,探索着新型教育服务的供给方式。
可以预见,信息技术将为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教学带来契机和可能,尊重个性发展的容闳绿色教育将有更大的施展空间。课堂将不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概念,更是创造新知、激发创新潜能、实现心灵沟通的乐土。优质教育资源也将打破空间限制实现最大程度的共享,教学从平面走向立体,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好课堂的升级版,将让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激发出无处不在的创新,让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
传承之美——
对“根文化”及艺术的纯粹追求
容闳学校是国学教育的先行者,以国学特色立校,对国学的推崇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寻根”,也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重新定位的敬重和支持。去年11月11日,在国家级传统文化学术盛事——“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2016年学术年会”上一经亮相便烙下了深刻的“容闳国学”印象。13年的国学教育践行,打造出了令人瞩目的国学教育“容闳样本”:国学渗透到每个细节,学生们每天在“一书、二礼、三餐、四课、五节、六艺”中享受传统文化的滋养,在乐以养性、礼以养正、孝以养品、崇仁、尚智、感恩的传统文化氛围中以街会、诗会、庆典等主题形式致敬传统文化,让师生在体验中与先祖对话,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担负复兴中华之责。
容闳艺术教育从校园各处均可窥见,散发着翰墨清香的典雅书画、满铺着活字发明的陶泥小径、寻觅着高山流水的琵琶古琴……种种集体行为艺术,成为校园一道独特风景。孩子们通过眼观、手做、耳听、意会,深入了解陶艺、木工、封泥等传统工艺之美,切身感受电乐、弦乐、管乐等多元音乐之美。所以,容闳的孩子有着极强的"hands-on"能力,这种能力的背后,是容闳艺术教育所诠释的自然儿童观:让学生通过“玩艺术”,回归自然,回归童真。
生命之美——
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生命教育是按照生命规律,不断提升个体生命生存质量,并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全程教育,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是在关爱和敬畏生命的语境下实施的一种系统教育。
罗素说,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拥有幸福的人生。在校方的“让教育充满生命温度”设计中,珠海容闳学校不仅要成为“学问的故乡”,还要成为“精神的家园”。除课程上的科学设置外,容闳学校还在师生的心灵与心智、身体与精神各个层面下足功夫,为师生及家长“点亮心灯”,使每个个体都能体验并追寻到人生终极信仰的愉悦和幸福。学校特聘专职营养师,在国内率先建立“素食日”健康养生制度,让养生从养心开始;开创德行银行德育管理新模式,将学生自主管理内化于一种行为上的自觉,也为实现“家校共育”的合力提供平台;“爱心助学”圆寒门出贵子梦,“六一·光明行”圆失明患者光明梦,通过系列隐性或显性的善行善举,在每一个生命内心种下爱与光明的种子,提升爱的能力,传递爱的能量。
好的教育,永远是人性光辉的散发;真的教育,永远是生命质量的呈现。如今,这所学校正在成就着不可复制的容闳文化符号。这里的老师,有开阔的视野、独立的见识、宽广的胸怀、自由的心态和对生命的敬畏,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这里的学生,有自立精神、共生意识、科学态度、人文情怀和领袖气质——这样的学校,才是有思想的学校,才是未来的教育高地,才是珠海的闪亮名片。
(本文刊于《珠海特区报》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