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广东)国际传播论坛闪耀智慧光芒 聚焦“一带一路”倡议 共商交融合作发展-凯发精英体育官网

发布时间:2019/10/25 21:08:09 分类:媒体摘要 来源:本站

10月22日上午,第三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广东)国际传播论坛正式开幕,著名专家学者、资深媒体高层、知名企业负责人等约300位嘉宾共聚一堂,围绕“大湾区建设助力‘海上丝路’交融”这一主题深入探讨,分享观点,提出建议,共商交融合作发展。本届论坛还开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对外传播”“媒体融合助力国际传播创新”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城市形象塑造”三个平行论坛,并举办了内容丰富的成果展。

 

主论坛 献计大湾区 献策新丝路

在当天上午的主论坛上,包括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安格斯·迪顿在内的六位重量级嘉宾围绕“大湾区建设助力‘海上丝路’交融”主题发表演讲,深入探讨了交融合作发展的现实路径,并对“一带一路”未来发展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深入建设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准确的分析、精彩的观点赢得现场观众阵阵热烈掌声。

安格斯·迪顿是剑桥大学博士、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与国际事务教授,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研究消费、贫穷与福利的专家之一。安格斯·迪顿以“中国和西方:财富、健康与不平等”为题,从市场机制的内涵、作用、评价等方面入手,通过大量数据和图示,分析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存在的发展差异。他表示,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但gdp并不是一个衡量人类福祉的标准,市场机制应当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包括收入、健康等方面。他还特别称赞,中国让数以亿计的人脱贫,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成就。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的演讲围绕“加快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进程”展开。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承载着推动形成高水平开放新格局、引领开放型经济的新使命,承载着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重要支撑的新任务,承载着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新目标,承载着在实践“一国两制”中发挥独特作用的新角色。他建议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引领作用,构建“泛南海经济合作圈”;同时,以广东服务业市场开放为重点,推动粤港澳服务贸易一体化进程,并推动实现广东与港澳经贸规则的全面对接。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关乎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现阶段发展的两个重要内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樊纲在演讲中如是说。他以“‘一带一路’、大湾区与中国发展新阶段”为题,对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水平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大湾区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引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有积极意义。中国要加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推动工业化迈上更高水平。

高大伟是中欧论坛创始人、全球事务与国际关系专家。他演讲的主题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粤港澳大湾区与新丝绸之路建设”。他认为,1978年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国发展的新篇章,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改革开放2.0版本的一个重要标志。他表示,中国目前是世界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包括产业、技术、人才、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在影响着世界。“中国正在向世界传播新的理念,即人类共享未来。因此我们要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美国国际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印尼华商总会副总主席熊德龙在演讲中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表达了对中国的热爱,并提出借助“一带一路”提升国际媒体融合助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他介绍说,他的报业集团正在积极探索媒体融合之路,近期与洛杉矶时报达成合作,将定期刊登关于中国的内容,让更多美国人看到中国发展最新动态,特别是“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我正在努力做。”

新加坡报业控股《联合早报》副总编辑兼联合早报网(中国)主编韩咏红演讲主题为“如何让东南亚国家更好地认识粤港澳大湾区”。她介绍说,《联合早报》自2017年起开始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然而,直到她本人参加了东南亚媒体湾区行活动后,才对粤港澳大湾区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因此她认为,增强东南亚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认识和了解,不仅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大湾区各地方政府、企业等可以到东南亚国家开展展览、讲座等活动,加强文化、旅游、人才等交流,这也必将带动“一带一路”的发展。

 

分论坛一 加强交流 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对外传播”分论坛上,论坛嘉宾围绕主题就大湾区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与联结、一流湾区媒体的担当等方面进行发言,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其对外传播建言献策。

今年2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进入快车道。“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齐晔指出,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各个城市协同发展,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建设。

“在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知名度的过程中作为媒体应该做些什么?”澳门凤凰天空出版社社长、澳门凤凰天空文创经济协会会长欧阳泽光表示,社会各界应加强沟通交流,为大湾区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媒体人要探索新时代实现媒体融合的方式与途径,汇聚粤港澳三地媒体力量,多方位探索、全方位展示大湾区建设的生动实践和优秀成果。

“城市之间如何相互沟通、让传播在城市内进行有效传达是要思考的问题。”伦敦商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客座教授弗雷德里克·杜普莱西斯重点从智慧城市建设与联结方面展开演讲,他建议:“建设智慧城市要以智慧技术联结城市,比如说有很多在澳门生活在珠海工作的人,居住地和工作地不同的现象越来越常态化,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就要考虑到这些问题。”

商务发展高级副总裁让-菲利普·雷诺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潜力不可限量,有望成为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典范。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应该限制在技术和经济发展方面,还应包含文化等。大湾区在全世界要提出一个全新典范——人文典范,要有灵魂、有内心,让人们对大湾区有强烈的情感认同。如果只是从技术和经济发展方面考虑,会影响大湾区城市建设的多样性。”

 

分论坛二 聚焦媒体融合 为促进国际传播建言献策

在“媒体融合助力国际传播创新”分论坛上,多国媒体行业学界、业界“大咖”聚焦媒体融合新态势,围绕创新媒介传播手段、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话题建言献策。

随着传播手段与媒介的革新,时空隔阂被打破,人们可以获悉来自世界各地的知识与资讯。以“国际交流和全球化创新”为主题,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国际政治经济研究院“一带一路”地区研究中心主任伊沃娜·拉杰瓦茨认为,创新能帮助媒体扩大受众范围、更新媒体管理方式。在全球化过程中,如何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的价值定位和意识形态提供内容,是媒体融合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因此,在创新交流方式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形具体应用。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在发言中提及,据统计,中国主流媒体在脸书上的粉丝量已超过纽约时报等国外媒体,主要分布在亚非拉美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下中国故事正在更新2.0版本,从“跨文化传播”转变为“转文化传播”,以“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载体,讲述各国如何搭乘中国发展的“便车”,实现全球范围的共生共荣、共治共享的故事。

在媒体国际合作方面,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国际合作局局长瓦西里·普什科夫向嘉宾们展示了成功案例。他表示,让世界更了解中国,是“一带一路”得以成功的关键。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国际合作局举办的摄影大赛为例,去年一等奖获得者来自中国香港,他所拍摄的关于香港和珠三角地区的照片在全球20个国家展出。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还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搭建了中俄双语新闻平台,目前该平台浏览量已达到6亿次,成为促进中俄沟通的有益实践。

 

分论坛三 讲好“丝路”故事 塑造城市形象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城市形象塑造”分论坛上,7位海内外嘉宾围绕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期间还举行了珠海城市形象推介会,5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分享了他们与珠海共成长的点滴,向世界讲述“珠海故事”。

珠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龙广艳在论坛致辞中指出,该分论坛既是对城市形象传播工作的学术探讨,也是深化交流、增进了解的难得机会。珠海正扎实开展城市形象国际传播工作,一年来先后发布了珠海城市形象标识、珠海城市形象宣传片,推出了珠海中英文画册、中英文图书等,力求以全新的视角来塑造珠海、展示珠海,更好地服务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珠海有一种海纳百川、聚集人才的气质,尤其适合吸引并聚集从事科技创新的精英和人才,大家在一起静下心来,进行学术研究和科学创新。”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汤华燊透露,将来有可能在珠海把其多年来在高分子聚合物方面的经验和构想,转化成为一个能同时进行高端研发、商业转化和人才培养的国际级别的研究中心。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交。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既在品牌建构,更在文化体验。”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表示,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不应是照本宣科,而是文化和情感的交流。

其实,以民心相通促进合作共赢,珠海一直在行动。借助“海丝论坛”这一国际传播平台,珠海城市形象推介会在分论坛期间举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澳门创业青年代表、先皓科技总经理蔡渊博等5位嘉宾,分享了他们与珠海共成长的故事。

“珠海早已从小渔村变成了一座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是一座底蕴丰厚的人文荟萃之城。”老家在会同村的莫华伦对珠海的变迁感触颇深。在他看来,正是故乡包容共济、敢为人先的精神,鼓舞着他走向世界舞台,用音乐和歌剧为跨文化交流搭建桥梁。

从‘澳门人’到‘大湾区人’,最大的收获是心态变得更加包容和开放。”蔡渊博分享了他在澳珠两地创业的故事和心得。从2004年在澳门成立信息技术公司,到今年初带着在线生活旅游平台“发现澳门”app落户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蔡渊博在新领域、新城市书写全新创业故事的同时,也在澳珠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珠海传媒集团与澳门多家主流媒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传递“澳珠一极”好声音

22日,在第三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广东)国际传播论坛上,珠海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澳门有线电视股份有限公司、澳门商报国际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两地媒体将携手在内容共享、节目互设、活动联办、新媒体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多元深度合作,传递“澳珠一极”好声音,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凝聚思想共识。

长期以来,珠海传媒集团与澳门主流媒体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建设,珠澳合作正迈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为充分发挥好珠澳主流媒体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推进澳珠一极的使命作用,两地主流媒体在“海丝论坛”精彩启幕之际,以会为媒,成功牵手,在共建“粤港澳大湾区”融媒体工作室、培养融媒体人才、助推人文湾区建设等方面加强战略合作,推进资源共享、平台互补、双效共赢。

“我们将在报纸、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等领域开展更多的内容合作,搭建内容共享平台和融媒发展技术平台,相信通过接下来合作的开展,澳珠两地居民的信息获取也会更加有益、有效。”珠海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锡炯表示,珠海传媒集团将携手澳门主流媒体,共同传递出更多“澳珠一极”好声音。

 

“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图片展等三大展览展出 为“海丝论坛”增色

论坛期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图书展、“5g 4k/8k ai”成果展、“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图片展分别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展厅序廊、珠海厅序廊及十字门厅序廊展出,向嘉宾们呈现媒体融合发展最新成果及“一带一路”相关的优秀摄影、图书作品。

少林功夫走进非洲、俄罗斯女孩写毛笔字、中欧班列开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序廊陈列的“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图片展定格了一个个精彩瞬间,吸引了不少参加第三届“海丝论坛”的嘉宾驻足观看。该展览展出的70余幅作品展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样的文化和美丽的风光,记录了“一带一路”建设成就和中外员工并肩劳动、相互支持的感人瞬间。欣赏完图片展后,马尔代夫国家电视台记者萨拉·法蒂玛不由赞叹:“每幅图片都定格了一个故事,都很有感染力。”

在“5g 4k/8k ai”成果展上,论坛嘉宾江门鹤山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麦和幸体验了媒体融合发展新成果5g 8k技术,观看完8k样片后,他赞叹:“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希望这项新技术能尽快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人分享科技发展的成果。”

 

志愿服务

 

大学生志愿者助力“海丝论坛”

为营造更好的论坛环境,第三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广东)国际传播论坛举办期间,41名来自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的学生组成志愿者队伍,参与处理论坛期间的会务、宣传、指引、安保、制证等工作。

“考虑到有许多外国嘉宾参加论坛,我们招募志愿者的首要要求就是要有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为确保志愿工作顺利展开,20日,41名志愿者在国际会展中心参加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论坛通识、礼仪、会场地形、各岗位工作细则等。”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嘉宾访谈

 

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安格斯·迪顿:我对中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我对粤港澳大湾区目前的发展现状印象深刻。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区域,正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新引擎。”昨天上午,记者采访了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剑桥大学博士、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与国际事务教授安格斯·迪顿,听他分享有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珠海发展的观点。

安格斯·迪顿告诉记者,此次“海丝论坛”之行,珠海的生态宜居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珠海很漂亮,前晚在横琴看的马戏节目也非常棒。珠海旅游业发展得非常好,在吸引游客方面做得不错,我会建议我所有的朋友来珠海旅行。”

采访中,安格斯·迪顿还谈到“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经济发展的作用。他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国一直在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中国和一些贫困国家之间的互惠互利非常具有生产力,中国帮助这些贫困国家的方式值得学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很高兴看到中国持续实行开放政策。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珠海要加强与澳门 在产业发展方面的融合

迟福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国两制”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独特优势,珠海要在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人文交流等方面加强与澳门的相互融合。

30年前我来过珠海,这次来珠海感觉发展变化巨大,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迟福林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珠海的作用取决于珠海与澳门的相互融合。特别是横琴,作为珠澳相互融合的载体,肩负着“一国两制”前沿阵地的特殊使命。珠海要发挥横琴自贸片区的独特优势,在现代服务业、医药健康等方面加强与澳门产业发展的相互融合,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同时,珠海还要加强与澳门的人文交流和市场融合,让澳门更好地融入祖国的发展进程。

迟福林说,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对于以泛南海经济合作圈为主的“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桥梁和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的服务贸易一体化将为整个泛南海区域经济融合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为传播注入精神内核 讲好珠海故事

今年825日,全新珠海城市形象标识和珠海城市形象宣传片发布,为珠海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走向国际打出新名片。张志安表示,要把珠海形象传播得更远更广,就要为珠海城市文化注入感召人心的精神力量。“我觉得,伴随着珠海全新城市形象的发布,未来需要探索的是精神内核。让大家通过logo去了解珠海的城市精神和城市价值。一个城市不仅要是现代的、开放的、发达的城市,也一定要是高尚的、有精神感召力的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在如火如荼推进,珠海如何把握传播契机,更好地参与到大湾区建设中去?张志安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多元的湾区,极具包容性。未来的城市传播是公众广泛参与的、利用社交和互联网平台共同进行的一种城市故事的书写。珠海有非常多的网红景点,马戏节、中国航展、国际传播论坛等大型活动在这里举办,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个体从个人视角出发,融入个人情感来“打卡”,这样就可以把个体感受和珠海空间整合起来,从而完成从个体到城市故事的一种新的叙事。

 

欧洲全球事务与国际关系专家高大伟:粤港澳大湾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实验室

“珠海是个美丽友好的城市,昨晚在长隆上演的马戏表演《龙秀》让我非常震撼。”欧洲全球事务与国际关系专家高大伟在专访中用流利的汉语表达对珠海的印象。

作为一名汉学家,高大伟从事有关中国的研究长达25年,著有大量关于中国转型及其国际影响力的文章,他也多次到中国实地走访。被问及珠海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优势,高大伟表示,珠海最大的优势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港澳地区的天然联系为珠海提供了发展契机;同时,珠海人口密度低、绿地面积大,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珠海一些产业刚起步,但这不是劣势而是优势,珠海可以学习深圳乃至世界上其他城市最好的经验。

“粤港澳大湾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实验室,它将成为一个智慧、绿色的湾区。” 高大伟非常看好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认为其未来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他经常鼓励欧洲的企业家朋友到粤港澳大湾区创业。

 

欧洲战略咨询师万登道:让欧洲让世界更了解当代中国

21日下午,欧洲战略咨询师万登道从香港乘船来到珠海,途经港珠澳大桥,他拍下照片发给朋友并附言:“这是一个处于21世纪的现代化城市,很美、很有活力。”

长期为中欧之间涉及国际业务的企业、金融机构服务,万登道对中国历史、文化与发展历程有深刻的了解,常年为企业家、金融家讲授中国的崛起、全球观及发展战略。在专访中万登道坦言,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欧洲国家开始意识到中国的崛起,但欧洲特别是西欧很多国家的人们对中国、对“一带一路”了解并不多,甚至有一种担忧。

“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让西方人了解中国是非常必要的。” 万登道表示。在增强中欧文化交流方面,他提出,中国与欧洲国家应该先形成交流共识,在目标一致基础上进行双向交流。“简单来说,就是让欧洲人到中国来,让中国人到欧洲去。期待第四届‘海丝’国际传播论坛有更多欧洲面孔,让欧洲、让世界更了解当代中国。”







(本文刊于2019年10月23日《珠海特区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