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华发驻以色列首席商务代表,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系学士,日本大正大学国际文化专业硕士,日本女子大学国际信息与社会学博士前期。拥有超过十年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商贸往来经验。
采访王云非常不易。受新冠疫情影响,身兼珠海驻以色列经贸代表处首席代表和华发集团以色列首席商务代表双重身份的她,一直在位于以色列“硅谷”特拉维夫的家中办公,处理着各种纷繁业务。
在日本求学和工作长达十余年,亲历过日本惨重的“3·11海啸大地震”的她,对于灾难,有着本能的快速反应。当新冠疫情最初在国内蔓延时,王云已经开始有所警觉,并着手采购口罩等防疫物资。当时,她的以色列朋友们笑她太过紧张,而采访时,当地几乎所有的口罩都已脱销,回顾那段经历,她不禁感叹自己及时做了正确的决定。
受当地一家政府企业的委托,华发以色列公司承接着从中国国内采购测试盒、医用口罩、防护服等专业防疫物资的任务。和国内存在着6个小时的时差,让王云总觉得时间紧迫。她早上一起床,顾不上洗漱,就得埋头先处理邮件,早餐也通常都在几个小时后才吃。
这是王云在克服时差、语言、文化差异、生活孤独和工作压力等重重挑战后,在以色列工作的第450天。从富士山下到沙漠中的创新国度,从日企高管到华发驻以色列首席商务代表,王云已习惯了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在数十年的人生历程中,她一次又一次跳出舒适区,寻求更大的半径和视野。她说:“每个人的使命都与生俱来,都有不一样的精彩。”
从日本到以色列
王云是地地道道的北京姑娘。2000年,在国内大学毕业并工作7年后,她东赴日本,先后攻读下日本大正大学的硕士学位和日本女子大学的博士前期。此后,她进入日本著名手表品牌西铁城株式会社工作。东京的富士山和樱花,见证了她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
2011年,经过深思熟虑后,王云从可以一直干到退休的日本典型“年功序列制”大企业辞职,毅然回国,进入北京市国资委下属的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其间,她协助集团公司引入以色列先进的污水处理项目,用以改造企业在全国的污水处理厂,这让她对“创新国度”以色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15年,她离开国企,开始了和以色列创新企业的全方位接触和合作。在一次由以色列驻华使馆组织的专业会议中,结识了以色列著名投资企业英飞尼迪的中方负责人。
而在中国南方珠三角,作为珠海最大的综合型企业集团和全国知名的领先企业,华发集团也在寻觅着“出海”的机遇。2015年,华发入股以色列英飞尼迪集团,成为华发集团布局海外市场和实体产业的重要战略。
彼时,国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方兴未艾。在她的提议和英飞尼迪高层的支持下,举办一场中国和以色列科技创新投资大会的想法,酝酿出炉。
2016年1月,第一届中以创新投资大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召开,会议由以色列经济部、中国科技部、以色列驻华使馆、英飞尼迪集团共同发起,是中以两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投资大会。大会吸引了2300多名投资人及企业代表、130余家以色列科技创新企业参会,被列入中国和以色列两国政府联合签署的《中以政府间经济技术合作机制三年行动计划》。
王云和以色列前总统佩雷斯之子、著名pitango基金创始人小佩雷斯合影
有了首届大会的经验,王云及团队积极参与筹备策划实施当年下半年举办第二届中以大会。2016年春节后,他们拜访海航的北京总部,商询9月份从北京包机去以色列特拉维夫的想法。“对方一听就笑了,说我们现在还没通直航,时间和价格都没定。”
在团队的努力下,几个月后,作为第二届中以创新投资大会的前奏,精心筹划酝酿的“创新空中峰会”于2016年9月24日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启航,满载着政府官员、企业家和投资者的包机,也成了北京—特拉维夫直航的首发航班。
在两次中以大会上,王云多年历练的商务谈判技巧和国际交往中成熟的工作能力,给前来参会的珠海市政府相关机构和华发负责人留下深刻印象。2017年11月,王云正式加盟华发集团,在南海之滨的珠海,开启了人生的另一个篇章。
珠海牵手以色列
以色列,地处常年纷争的中东地带,自然资源贫乏,却在生物制药、现代农业、清洁能源等先进科技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国度之一。
在特拉维夫——以色列第二大城市、全球仅次于硅谷的第二大创新城市,就有1450家创新企业,平均而言,每平方公里就有28家创新公司,每290位居民就拥有一家创新企业。对王云而言,“这里浓郁的创新氛围,以色列犹太民族执着、专注的创新精神,都深深吸引着我。”
广东珠海,中国内地唯一同时与港澳陆路相连的城市,身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理环境优越,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珠海“位于南中国最繁荣和最活跃的经济带”上,是“中国最重要的南大门之一”,面对以色列客户,王云总喜欢这样介绍。
2017年,在省、市政府部门支持及华发集团倾力打造下,第三届中以大会在珠海成功召开,大会汇聚了150家以色列领先企业,共进行4000多场b2b会议,达成近40亿美元投资意向。2018年的第四届中以大会继续发力,共吸引包括以色列高科技产业协会、以色列制造商协会、阿里巴巴等2400多家企业,逾5800多名嘉宾齐聚珠海。
担任着珠海城市升级发展过程中重要角色的华发集团,连续两年承办中以科技创新投资大会。大会规模和影响力日益俱增,成为珠海城市创新的国际新名片。
回想起举办中以大会的经历,王云说,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项目组的小伙伴几乎“每天都是流着鼻血工作”,但也留下很多难忘的回忆。如会务组特地为犹太宗教人士准备了专门的特种食品——洁食,让许多客人又惊又喜,感动万分。“很多客户的行李箱里都带了足够两天吃的洁食,后来他们发现会务组准备了美味的洁食,开心得不得了,说这是在中国参会从未遇到的待遇。”对异国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成为中以合作最基础的信赖元素。
参加经贸交流活动
基于两次中以大会成功举行的大背景,也基于珠海以色列两地创新投资需求的驱动,2018年11月,华发集团在以色列特拉维夫正式设立办事处。
在接受培训、熟悉珠海各区域产业部署规划及各产业园区招商需求后,王云又踏上了去往以色列的征途,并受珠海商务局委托,成为珠海市政府驻以色列经贸处首席商务代表,组织协调中以经贸代表团政府与民间、企业的交流,进行招商洽谈会等事宜。
两年来,作为珠海和华发在以色列的窗口单位负责人,王云已经记不清接待了多少批来自珠海的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企业考察参观团。生物科技、人工智能、农业科技、节水技术、渔业养殖、垂直绿化……考察团带回的一个个项目,逐渐在珠海落地生根,这也让她倍感振奋。
在以色列,王云持续参加着各领域行业中以高科技往来专业交流学术及经贸会议,并代表珠海华发,和当地使领馆及高校等机构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和合作,她欣喜地发现,“对中国投资感兴趣的以色列公司,不是很多,而是非常非常多”。
在以色列的日子
在熟悉的国度生活工作10年,又进入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无疑是一种高能挑战。已经精通日语和英语的王云,现在每晚至少要抽两小时学习希伯来语。“国际间往来合作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我们孙子兵法当中讲到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就要从打通语言关开始做起。”她还要努力克服中西方文化带来的巨大差异。例如,在当地招聘中不能出现任何有关年龄或者性别的字眼;国内习惯从一堆简历中筛选出最合适的人面试,但以色列人口少,可供选择的简历也很少;以及如何说服有故土情结的以色列人远渡重洋去海外投资等,都是需要应对的挑战。
接触久了,对以色列和犹太民族,王云有了不少认识和思考。她说,以色列人和华人一样,非常注重家庭教育,但他们更推崇思辨教育,小孩子问最多的就是“为什么”,而不是一味接受现成的观点。犹太民族融入骨髓的创新基因,无不与此有关。“以色列创新文化教育和国内素质教育有许多结合点,可以尝试做一些融合。”
在采访中,谈到国外的生活,王云不由自主怀念起国内公司食堂,“有面饭肉菜,荤素俱全,应有尽有”。而以色列物价高昂,一个小小的汉堡包就要卖到人民币近百元,食品品种也十分单调。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饭菜,出行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王云用初创公司的心态要求自己,一切都是本着快速、高效、节约成本的原则进行。
一直和王云共同生活的87岁高龄的母亲,也陪伴她来到以色列。2019年11月底,母亲在当地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离世,对她打击非常巨大。她说,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公司的领导和同事给予了非常多的关切,她也慢慢走出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不管怎样,生活都要继续前行。”
王云在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的办公室
在王云看来,当华发在中国500强排名不断提升,企业在国际业务拓展中具有更广阔视野时,在以色列这样一个创新国家的布局,极具前瞻性和重要地位。
入职两年多,她对华发的理解是“高效、专注、专业”,首席商务代表的身后是包括法务、风控、财务、投资、招商等整个华发团队的支持。华发以色列公司也已经成了她的家,每一天,她都精心呵护着这个“家”,在疫情下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寻求业务的突破与发展。王云说,自己非常庆幸能够成为华发的一员,她也十分珍惜现在的派驻机会,在海外代表华发的面孔和身份去履行责任。
“作为华发的一员,我想自己身负特殊使命,那就是在华发海外拓展中积极作为,做好华发国际形象展示的重要角色。”王云语气坚定。
从地球一端再到另一端,王云对经历过的每一份职业都倾力投入、无怨无悔。和王云接触过的人,总会不自觉地被她的热情和执着所感染。多年海外学习和工作沉淀的丰厚经验、不安于现状的冒险精神、乐观豁达而激情满怀的心态,成为激励她前行的不竭动力。
在不断超越中,王云收获着属于自己的精彩。